低调的处事风格,源于悟透了人生无常
---来自《朝阳陵园资料库》
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存在,一切都是因缘而来,缘灭而尽。
01
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,抵御吐蕃入侵,戎马一生,有再造唐室之功。
唐代宗封他为汾阳王,并赐建汾阳王府。动工兴建后,郭子仪经常到工地监工。
有一天,他吩咐一名砌墙的泥工说,墙基要筑得坚固。
泥工说:“请王爷放心,我家祖孙三代都是泥水匠,不知盖了多少府第,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,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。”
听了这番话,郭子仪拄着杖就走了,再也不去监工了。
王府落成之日,郭子仪设宴庆贺,来宾非富即贵,济济一堂。
令人奇怪的是,造屋工匠们也受邀出席,而且酒席设置在上首,郭子仪子侄的酒席反而设在下首。
有客人不解,郭子仪指指造屋工匠,“他们是造房子的。”又指指子侄,“他们是卖房子的。”
世事无常,富不过三代,果不其然,郭子仪去世仅仅四十年后,在昔日繁华热闹的汾阳王府的旧址上,建起了法雄寺。
诗人张籍路过此地,感慨的写下了一首诗:
汾阳旧宅今为寺,犹有当时歌舞楼。
四十年来车马绝,古槐深巷暮蝉愁。
02
五代晋王李克用临终前,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,告诉他:“梁国的朱全忠是我的仇敌。燕王刘仁恭是我扶持起来的;契丹与我订立盟约、结为兄弟,却都背叛了我。给你三支箭,你一定不要忘记父亲的仇恨。”
李存勖接了箭,把它藏在祖庙里,每逢出征就派人取来,放在精制的丝套里,背着上阵。
经过十多年的征战,攻破燕地,活捉刘仁恭;打败朱全忠,灭了后梁;大破契丹兵,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。
并于魏州称帝,国号为唐,史称后唐。一时之盛,无有其匹。
李存勖自幼喜欢看戏、演戏,等到父仇已报,中原已定,开始志得意满,经常泡在戏园子里,还常常粉墨登场,与伶人嬉戏打闹;
不仅如此,还重用伶人为官,甚至用伶人做特务,监视君臣;并大肆征召原唐室太监,引为心腹。
伶人、宦官在李存勖的宠爱下,经常干一些戏弄朝臣、收受贿赂、欺男霸女的事情。
有一次,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。
大将李嗣源在将士的拥戴下发动叛乱,李存勖率兵出征,刚出京城,士兵就跑了一半。
不久,就被自己提拔的伶人郭从谦带着叛兵射死。
眼见他起高楼,眼见他宴宾客,眼见他楼塌了。
兴起的时候是多么的勃发,败亡的时候又是多么的快速。
真个是:夜来骤雨急,春梦了无痕。
03
2001年2月,两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,在世界著名的艺术中心纽约Ackland的Vager画廊,展现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亚洲宗教艺术。
在一个长宽各约一点五米的蓝色桌台上,两个人先用画笔在中心勾勒出佛陀的形象,再围绕佛陀依次勾勒出城堡、森林、牧场、河流、大地,再从中心到四周,用各色沙粒填充图案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画作渐渐丰满起来,两个月后,一幅美轮美奂的佛陀之城出现在世人眼前。
安祥的佛陀、庄严的佛塔、壮丽的城堡、青青的牧场、骑马的牧人、安静的牛羊……
正当周围的人群陶醉在美妙的画境中的时候,两位僧人忽然拿出两把小铲子,在众人的惊呼声中,毫无表情的把沙粒铲起,瞬间,一切的美丽尘归尘,土归土……
这个过程非常的短暂,短暂到围观的群众懵然呆立,不知所措,但他们的眼神是痛苦的,迷茫的,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。
两个僧人并不理会旁人的目光,拿起装着沙粒的玻璃瓶,来到画馆外面的小溪边,把沙粒全部倒入溪水。
美轮美奂的画作没有留下一丝痕迹,好像一切从没有发生过。
繁华原来是一捧沙,而这捧沙,也融化入水土,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。
04
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存在,一切都是因缘而来,缘灭而尽。
在这无常的世界,你能把持什么?既然把执不住,千万不要执着。该珍惜时且珍惜,该放手时就放手。
《菜根谭》云: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。对事对物、对名对利,得之不喜、失之不忧、宠辱不惊、去留无意。
一切顺之自然,才可以在这无常的世界,保持心灵的平静与安宁。
不要执着于圆满,月圆则缺,日中则移,花绚则糜,水满则溢。
李密庵在《半半歌》中言:“饮酒半酣正好,花开半时偏妍。”酒至微醺,花开半朵,反而是最好的状态。
袁世凯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,还想更进一步当皇帝。
他的二儿子写诗劝告他:“可怜高处多风雨,莫到琼楼最上层。”
袁世凯非但不听,还把二儿子关起来,结果众叛亲离,在忧愤中死去,留下窃国大盗的千古骂名。
老子曰:“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”
有道的人不追求圆满,所以能够去旧存新。
官方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