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来自《朝阳陵园精典资源库》
最近,一篇关于“北欧人与中国人生活对比”的文章火了。
北欧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?文章借用高晓松的话,展现了这样的北欧风情:
“在丹麦,人们出行就是骑一辆自行车;在瑞典,人们出行就是开一条小船。大家开着小船看看落日,钓钓鱼,船上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,自己动手解缆绳,启动发动机,把船开出去,过着非常安逸、与世无争的日子。”
总之,文章认为,北欧像一个天堂,那里的人欲望极简,不追逐名利,生活恬淡舒适,家庭和睦,幸福指数高。
北欧的人为什么可以那么幸福?
“因为不幸福的人都自杀了。”
01
情绪压抑的人,在哪里都不开心
北欧幸福指数极高的另一面,是极高的自杀率。尤其是丹麦和芬兰,在整个20世纪一直处于全球自杀榜首列。
除了自杀,抑郁症在北欧也很常见。来看一组数据:
·瑞典目前有1/4的人口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症倾向。
·芬兰青少年中有10%罹患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和焦虑症,其中有50%的人尚未得到医治。目前芬兰有超过5%的人口患有抑郁症。
·冰岛是全世界最大的抗抑郁药消费国。在冰岛,每1000名居民中大约有118人每天使用抗抑郁药。
如果中国人搬到北欧生活,会怎么样?
中国同胞奇奇卡曾经在北欧生活了几年。他说:
“寒冷和黑夜让人绝望。冬天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就是——暗无天日。
“很容易觉得沮丧,遇到一些小问题都会觉得很无助很悲凉,内心的负面情绪会被无限放大,很容易引发抑郁。还会睡眠紊乱,精神萎靡。”
这也导致了北欧人性格腼腆内向,行为内敛克制,情绪压抑。
难以放开自己的喜怒哀乐,情绪压抑的人,无论活在中国,还是北欧,都不会过得开心。
02
焦虑背后,
是无处不在的情绪压抑
最近有些话很流行,“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,不准情绪化。”“成年人的崩溃,都是静悄悄的。”“成年人的世界里,早就把情绪戒了”。
这仿佛告诉我们,天大的事也不应该表露出来,独自硬扛,才是一个成熟的人。
我们失去了当众崩溃的权利。当着别人的面哭,变成了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。
25岁的阿柚子从事策划工作2年。领导有变动,部门连着走了5个人,所有的重活全压在她身上。连续两周凌晨1点,才从公司走出来。
后来跟了两个月的客户,任性撤单,直接晴天霹雳。心理难受得要死,表面上还得装没事。
MC是一个平面设计师。有一次,客户当着全公司的面,指着电脑屏幕的设计稿说,这个设计稿做得老气、俗、真丑
他当时觉得委屈、羞辱、丢脸,眼泪本来都快流下来了,但还是微笑着询问客户的定位,和销售人群以及喜欢的风格。
客户走后,他去了厕所,关上门的瞬间,眼泪忍不住流下了了。同事小声问他是不是在哭。他整理好了情绪,回了一句,“放屁,老子是便秘了。”
心理学家KY主创在分析压抑情绪时,曾谈起收到很多这样类似的留言:
“我觉得自己越长大,好像活得越压抑了。年轻还比较小,还在念书的时候,我是那种什么都愿意表达出来的性格。高兴就笑,不高兴就哭,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就表达出来。
“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学会了什么都不外露,习惯了什么都憋在心里不说,变成了一个沉默而压抑的大人。”
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。在一堆糟心事里,我们无比焦虑,但也只能压抑。任性流泪、释放自我情绪,成了生活里难得的奢侈品。
03
情绪的压抑,
会伤害我们和我们的关系
(1)情绪的压抑,会在日后带来更大的反弹
前几天,洛阳一位17岁的少女小郭,带着自己只有10岁的妹妹,跳入了水库。两条年轻的花季生命,就这样逝去。
遗书里,小郭写道:“我要走了,我很高兴离开这个世界……我带走了妹妹,我深知自己做
的超级不对,可是,我也算帮她解脱了。”
导致小郭想不开的,不是小郭妈妈以为的一场与弟弟的争执,而是抑郁症。在遗书的后半部分,小郭的一字一句都在诉说抑郁症对自己的折磨:
“我觉得之前的抑郁症从来都没好过,一次次地折磨我,更折磨您二老的心,我难受啊……”
“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,我承认,我这人太脆弱,经不起任何打击。”
“你们不要怪他(弟弟),根本不关他的事,这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那些负面的、强烈的情绪和念头,终究是压抑不了的。不宣泄出来,越是试图压抑,这些情绪会以更激烈的方式回弹到我们身上。最终伤害的,是我们自己。
(2)情绪的压抑,是对亲密关系连接的破坏
知乎上的一位网友曾分享了自己的故事。她结了婚,非常爱她的先生,而且也非常好脾气。结婚后和婆婆住在一起,难免产生矛盾。
她是能忍就忍,能让就让。老公在生活中一些让她不满的行为,她也都是全部往肚里吞。
直到两年后,她终于忍无可忍,提出了离婚。一件件说出这些年的委屈和不满,她先生却毫不知情,“你为什么早不跟我说?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?”
后来两人了解彼此心意,重归于好,只说好以后再有事情,一定要及时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。不要一直压在心里,最终情绪爆发,难以收拾。
真正的连接来自于内在。而你的每一个负面情绪里,都藏着你最真实的内在感受。所以,你要做的从来不是强行压抑,而是学会表达。
你以为没人爱你,那是因为你隐藏了自己。
04
当众宣泄情绪,不是一种软弱
众所周知,福原爱很爱哭。
网络上常常流传,福原爱被中国好几代大魔王打哭的段子,加上她圆圆的可爱的脸,让人产生一种错觉:这个女孩一输球就爱哭,球风也软。
其实福原爱不弱,拿到过奥运团体亚军,单打进入奥运会四强。在兵乓球界,她一样是相当恐怖的存在。
前段时间,福原爱宣布退役,关于她成长历程的纪录片《福原爱: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》火了。看了片子你会发现,这个小女孩,从小哭到大。
训练的时候,边哭边练、边练边哭。
有意思的是,5岁的她,脸上哭哭啼啼,但手上的动作没有变形,该练习的项目还是一板一眼地完成了。
明明哭得这么凶,还一个劲儿地扣着球。
长大后,我们只想起她输球会哭,其实,她赢球也会哭。
吉隆坡世乒赛,日本队战胜德国队,赢球后福原爱哭了。
福原爱的确爱哭,但她的哭,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“软弱”。
即使是观众云集的大赛,即使明知镜头对着自己,她也一样照哭。
哭有很多种,对于福原爱来说,哭不是畏惧和退缩,而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发泄。
发泄了,打破内心压抑的局促,才能挣脱束缚往前冲。
05
不再压抑之后,
才找回了丢失的本真
说起爱哭,朴树也很爱哭。
不同于福原爱,朴树是一个活得压抑的人。
他不喜欢哗众取宠,不愿上春晚,经纪人吼他不尊重全公司的人,他只好屈服。
敏感而内向,只想安安静静做音乐,不想上综艺节目,却被迫打扮成海盗,像个小丑一样给观众取乐。
一次次的压抑,他迷失了,觉得自己不再真实,写歌的灵感和才华也消失了。内心最黑暗的时候,他曾试过开着车,把油门踩到底,一路狂飙到海边,差点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2015年,一向沉默寡言的朴树,在微博上坦诚自己的专辑难产,向歌迷道歉。
他终于剖开内心,向大众承认,“说出这些是很尴尬的。”
去年的一场直播现场,朴树演唱李叔同的《送别》,唱到一半,突然哽咽到不能发声,强忍泪水,表情痛苦不堪。
最后,他用颤抖的声音,努力唱完了这首歌。
郑州演唱会上,朴树唱《我爱你,再见》时,毫无预兆地戛然而止,仰着头崩溃大哭。
在台下几万歌迷的欢呼声中,朴树像个赤诚的孩子,袒露出自己的痛苦,任凭泪水倾盆而下。
当他终于敢于众人面前表达喜怒哀乐时,他也找回了自己。
我们内心最隐秘的渴望,是那个真实的我被看见,而不是被压抑。
06
不怕令人失望,也是一种能力
我们总会有这样一种执念,当众哭了、崩溃了,意味着自己很差劲,很无能。
这样的想法,让我们变得无法理直气壮。我们害怕他人的目光,害怕别人对自己失望,所以我们收起了情绪,压抑了自己。
太宰治在《人间失格》里写到:
“表面上,我总是笑脸迎人,可心里头,却是拼死拼活,在凶多吉少、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,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。”
心理学家达芙妮曾说,我们常常对别人,有着很强的要令他人满意的责任心;而唯独对自己,却没有了让自己轻松快乐的责任心。
让自己开心和满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我们往往把别人的想法看得太重要了,结果让自己陷是入了压抑的境地。
敢于宣泄情绪,让自己满足,让他人失望,其实也是一种能力。
不要再戴上面具,表露出来,让你的情绪被看见,肆意地活在生命的痛快之中
毕竟我们的生活里,从来都不只有笑脸迎人这一种方式。
和 你 一 起 遨 游 在 知 识 的 海 洋,探 寻 未 知 的 的 自 己